|
来源:宣城日报
今年以来,全市工信系统紧紧围绕“科技强市”战略目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平台建设推动创新。立足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支持企业建成、建强、建优研发平台,加快技术引进、产品中试、市场试用进程,推动技术迭代。今年,全市建成市企业技术中心17个,推荐申报省企业技术中心16个,支持广信农化新建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市企业技术中心216个、省企业技术中心132个、省工业设计中心43个、省制造业创新中心3个,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以主体培育推动创新。设立专精特新企业研发专项,支持企业工艺提升、装备改造、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全市共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80家,居全省第4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家,居全省第6位;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11家,居全省第6位。积极打造“省级新产品—首创产品—工业精品—标志性产品”的梯次产品矩阵,全市累计获评省级新之品261个、“三首”产品106个、省工业精品89个、省重点产业链标志性产品(首批)2个,数量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以技术攻关推动创新。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对标研制,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突破“卡脖子”问题。富凯特材高端轴承用钢等4个项目先后获国家强基工程项目。华晟新能源异质结电池及高功率组件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获工信部产业基础再造专项。15个项目成功入选省制造业“揭榜挂帅”招才引智专项攻关指导目录。中鼎密封件“氢燃料电池密封关键技术”获评省未来产业示范应用项目(全省仅10个)。强化标准引领技术攻关,12户企业获批国际、国家标准制定奖补项目。
以数字赋能推动创新。深化制造业研发领域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提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能力。发挥宣城“工业大脑”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作用,定期开展企业评估诊断,推动企业开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业务数字化转型。累计为2516户企业提供数字化免费诊断服务、711户企业提供数字化深度诊断服务,数量居全省前列。支持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链链主企业优化和建设行业型平台,为产业链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解决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