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4-14 19:1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宣城
小说《红与黑》中的经典语言赏析
小说《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1783一1842)的代表作。作品被誉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以十九世纪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于连的奋斗与毁灭,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与人性的复杂。
书中有一段很经典的话是这样说的:“我从地狱来,要到天堂去,正路过人间。”
这段话揭示了作品主人公于连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展现了他在命运中的挣扎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这句话中的地狱与天堂具有象征意义。
“地狱”代表于连卑微的出身和当时社会的极度黑暗。于连自小生活在贫困潦倒与倍受压迫中,感受到的是阶级压迫的残酷和被强加在身上的那些难以摆脱的重负。
“天堂”象征他所追求的理想。包括权力、地位和爱情,他心心向往的是想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自身命运。
“正路过人间”揭示了于连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困境。由于一个人的出身无法选择,而出生于什么时代更是无法挑选。于是他不得不在虚伪与野心之间周旋,不得不面对社会的冷漠与不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激流中企求一线生机。
这段话也反映了作者司汤达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即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要经历痛苦与挣扎,甚至徬徨与颓唐。然而无论如何,人们面对的必然是现实世界所给予人的无法逃避的教训与考验,从而使得这段话成为作品中标志性语言与经典。它所展现的是司汤达对人物心理精雕细琢、入木三分的刻画。
而这段话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言语简洁而富有哲理,它涵盖了人生的起点、终点与过程,有效地引发出读者对命运的思考直至探索。
这段话不仅是于连人生的写照,渗透着人间的无奈与挣扎与对命运的哲学思考,也是对当时那个黑暗时代的有力抨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了这部经典作品的核心思想之一。
作品的意义在于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即于连的挣扎与追求,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与命运的无常,因而具有强烈的思想感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