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2-21 17:05: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以文字刻划人物剖析社会的杰作
一一重读《欧也妮.葛朗台》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一生创作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其作品《人间喜剧》描绘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全景,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世界文学史上一座罕见的丰碑。
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塑造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小说深刻揭示了金钱对人性的腐蚀和给家庭造成的悲剧。此外,他创作的《高老头》、《贝姨》等作品从深度和广度上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与此同时也折射出巴尔扎克世界观的进步与局限。
葛朗台是法国索漠城一个极有钱,也很有名气的商人。他利用1789年的法国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及其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情势及自身种种手段神话般地增长起了财产。
不过葛朗台极其吝啬。为了省钱,家里整年不买蔬菜和肉,全由佃户无偿送来;比较重的家务活都由女仆那农去做;即使严寒时节也舍不得生火取暖;平时常尅扣女儿和妻子的零用钱;他做木桶生意计算得像天文学家那样精确;投机买卖从未失败,在一次葡萄酒买卖中,葛朗台欺骗其他葡萄商,最终他的葡萄酒以每桶200元卖出。
他的独生女儿欧也妮生日。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和初级裁判所所长蓬丰先生到他家吃饭,还带来稀有的珍品向欧也妮献殷勤。当欧也妮堂弟夏尔随后也来到时,葛朗台竟用乌鸦招待他。
原来夏尔的父亲因破产自杀,死前让老葛朗台关照一下其儿子前程。老葛朗台看到兄弟的绝命书后不动声色,并且在当夜借口家里有事,请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帮忙。银行家拉格桑则毛遂自荐,到巴黎帮助处理死者遗产。他将部分债款还给债权人,余下的按预定计划长期拖延。于是葛朗台分文不花,还利用银行家在巴黎大做公债买卖,赚了一大笔钱。
夏尔可怜的处境令欧也妮大为同情。夏尔为了自己的前程,决定去印度经商。临行前,欧也妮送他6000法郎金币。夏尔也把母亲给他的金梳妆匣留给她作为纪念,两人海誓山盟定下终身。
夏尔走后的第一个元旦,葛朗台发现女儿把金币送给了夏尔,大发雷霆,把她关起来。被此事惊扰的葛朗台妻子从此一病不起。公证人警告葛朗台,如妻子死了,他的财产必须重新登记,欧也妮则有继承遗产的权利。葛朗台老头很害怕,就与女儿和解。但妻子死后,葛朗台就通过公证人让女儿签署了一份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的文件,把全部家产全归于己。
过了些时,老葛朗台渐渐衰弱,临终前,他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上,他则一直用眼盯着,说:“这样好叫我心里暖和!”最后他对欧也妮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金子,作出了一个骇人的举动,立马向金子抓去。谁料他这一用力,即一命呜呼。
1827年,老葛朗台死后留下1700万法郎,欧也妮继承父业,成了当地首富。许多人向她求婚,但她痴心等着夏尔。而在海外经商的夏尔,继承了葛朗台家族小气,贪婪,精于算计,自私自利之血统,总不忘将自身利益放在首位,更把乡下堂姐撇在脑后,并写信与她撇清关系。他要与贵族小姐结婚,但因不肯偿还父亲的债务而受到阻碍。最后,欧也妮答应嫁给公证人的侄儿德·蓬丰,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并要求他帮她用四百万法郎偿清了叔父的债务,让堂弟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她自己则幽居独处,并“在做着数不尽的善行义举伴随下走向天国”。
小说把老葛朗台嗜钱超命、贪婪自私的形象刻划得栩栩如生。可以说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已达精雕细琢、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从而将笔下各种不同的人物如一幅写意画般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经久不忘。
巴尔扎克的作品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著称,成功地塑造了狡诈、贪婪、冷酷的资产阶级暴发户葛朗台的形象。作者通过对他一生经历的描写,再现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他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和剖析复杂的社会关系,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及非人道本质,昭示人们:这种不合理的制度总有一天会被新的制度替代。这是不可抗拒的社会发展规律使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