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2-1 19:54: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淮南
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商品世界里
关于一把斧子=两只羊,其中所蕴涵的商品价值及等价交换的原则已无须赘述。
如今只说说在商品经济时代里,原先不属商品范畴的物品也都成为了商品的问题。
按照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品一一是为了出售而生产的劳动成果,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恩格斯认为:商品“首先是私人产品。但是,只有这些私人产品不是为自己消费,而是为他人的消费,即为社会的消费而生产时,它们才成为商品;它们通过交换进入社会的消费”。简言之,商品是生产者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原先不是商品的东西也渐渐成为了商品。比如,地球生物不可或缺的水,本是天然物品,无须人为制造。可是到了近代的1840年,在英国伦敦、美国费城先后建起了自来水厂,于是水在城市里就成了只有用钱才能买到的商品。
再比如,英国自16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农场主先通过强行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之沦为无产者,进而在土地上建起工厂,招收已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工人,生产用于交换的产品。这样,原先的农民成为工人后,为工厂主创造出剩余价值。工厂主则用剩余价值中的一小部分(工资)购买工人的劳动力,于是劳动力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商品。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有剪径者往往在偏僻道路上设一关卡,遇有商队经过,必大喊“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这表面上看似乎也是一种商品交换形式,但这种交换不是平等的交换关系,而是一种强者仗势欺人的强盗逻辑和行为。
再比如,太阳能,自太阳系形成至今乃至未来若干亿……年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且属于太阳系内的一种公共能源。在我们地球上则属于任何生物都可享用的免费能源。
可是当太阳能被转化为其它能源形式后,那些能源就能成为用于交换的商品。比如过去用于烧火的木柴就能挑到街上换钱,从而成为商品。而这木柴前身是树木,树木生长靠阳光雨露,它只有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才能成长为树木。于是从根本上说,太阳能也就成为了商品。同时树木生长不能缺水,于是树木中含有的水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商品。
再比如煤炭,是若干亿万年前由于地壳变动,大片树木被深埋地下且在密闭环境中所形成。但归根结底,这些煤,也是由树木,且这些树木最初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因此,我们现在烧的煤,从根本上说,是在利用、消费若干亿万年前的太阳能。其它如石油、天燃气等也同属此理。
那么利用水力发电服务人类是否属无须消耗能源的举措呢?不是的,它也必须消耗能源。
首先,筑坝拦水,先提高水的势能,然后利用水的冲力使之转化为动能,以驱动水轮机,水轮机再带动发电机转子在磁场内切割磁力线使之产生电能为人类所用。这电能够卖钱,于是水力也就成为了商品。
那么此前的势能是从哪里来的?是水从地球高处流下来产生的。那么地球高处是怎么形成的?它是由于地壳变动形成的,于是地壳变动产生的巨大能量转化为水的势能,这种势能进而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电能,于是水力发出的电也就成为能卖钱的商品了。
可见,按照能量守恒定律,物质与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而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在人类进入商品社会后,在我们地球上原本不属商品的太阳能、水能等也都成为了商品。只不过有的直接有的间接而已。
在如今千姿百态的商品世界里,人类享受着商品带来的美好生活。不过在当今,对于那些超出法律、道德范围的交换或者违反对方意志强行与之交换的举措(比如原属公共场地本也不怎么样的公园或其它什么场所将其圈起来成为少数人领地并对他人收费以盈利)还是不要采用的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