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在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同时,始终将质量工作作为新时期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 一、聚焦顶层设计,构建质量强市新格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质量强市创建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牵头全市质量强市争创工作,有效落实创建办人员和经费,实现创建办机构由虚到实。市人大、市政协将质量工作作为评议、视察的重要内容。二是实施“十大工程”。以基地示范工程、创新引领工程、品质承载工程等“十大工程”为抓手,实施质量技术创新“千企培育、百企示范”计划,推进品牌兴市、质量强市战略。三是推进“四换四驱”。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强力推进“四换四驱”(即腾笼换鸟、空间换地、机器换人、网+换新,上市驱动、创新驱动、品牌驱动、物流驱动)战略,出台了“1+1+5”政策体系,每年兑付70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质量技术创新和品牌化、标准化建设。 二、聚焦机构创新,搭建质量强市新平台。一是组建一个机构。2016年1月,成立了全国首个县级质量发展局,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合署办公,增设总工程师一职,设立质量与商标广告科、标准计量科、特种设备科三个科室,成立市场监督检验所和质量技术监督执法中队,增加74名专职工作人员,抽调精兵强将成立质量强市创建办公室,实现工作机构由虚到实。二是创新一个载体。依托全市8个品牌建设服务站,搭建了与当地党委政府合作共建的新载体,形成了以“企业为主、政府推动、部门参与”的品牌发展机制,有效链接了多个部门协同创牌,使质量发展工作融入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三是建立一套网络。在全市8个派出机构中设立品牌建设指导服务站,并在乡村组三级建立了近500人的“质量专管员”、“质量监督员”、“质量协管员”和“质量信息员”等“四员”队伍,充分发挥“一站四员”在品牌帮扶指导、协同监管、信息报送、质量宣传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和服务网络。 三、聚焦体制机制,打造质量强市新引擎。一是部门联动促创建。建立了质量强市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双月调度、季度点评、年度考核”工作机制,促进部门联动协同创建。二是目标考核促创建。将质量强市创建纳入各地各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三是人才引领促创建。实施产业人才“515”引进计划,大力引进实施质量发展战略急需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等专业技术人才,加快质量发展战略成果转化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