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7|回复: 0

我看张作霖张学良父子

[复制链接]

2524

主题

285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244
发表于 前天 1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我看张作霖张学良父子

       一九二七年,日本向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索要中国东北的铁路权,但张未同意,致日本怀恨在心。一九二八年,趁张乘火车出行之际,日寇丧心病狂地炸毁铁路,致张不治身亡。在维护中国铁路主权这个问题上,张表现出的民族气节很值得称道。
       一九三一年,为满足进一步侵犯东北的罪恶企图,日寇施出诡计,自导自演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并嫁祸于东北军,于是借机向东北军发起进攻。
       当时东北民间有一首民谣这样唱道:“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炸火药库,后占北大营。东北军队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五十年代时在小说《青春之歌》里看到)。
       由于奉行蒋的不抵抗政策(指望西方国家调停),使得有着二十万军队的张学良将东北让给了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东北的日寇,致东北老百姓率先成为倍受日寇铁蹄蹂躏的亡国奴。
       假如当年张将军做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坚决抵抗,那么这二十万人怎么也能把区区两万多日寇打个落花流水。这样,即便事后被蒋以抗命问罪甚至入狱,也必成为大受国人敬仰的民族英雄。当然历史没有假如。
       一九三五年,日寇开始进犯华北,继而推行华北自治之蚕食政策。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同年十二月九日,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随后抗日浪潮遍及全国。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鉴于民众抗日情绪高涨和共产党坚决北上抗日的主张,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了逼蒋抗日的“西安事变”,迫使蒋同意抗日,这也从客观上促进了共产党主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迅速形成。
       从张的言行来看,他与杨逼蒋抗日,多少挽回了一点当年不抵抗的面子,也为报日寇杀父之仇尽了点心意。然而,他最后的结局是令人可叹的,这也是历史酿成的悲剧。
       我们常说时势造就英雄。就是说若无适当的条件和环境,英雄人物就不可能出现。在近代中国,正是连续不断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催生了许多如毛泽东这样的叱咤风云的弄潮儿,历史将他们推上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书就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激越篇章。这一切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体现。
       今天的中国人要做的就是时刻警醒、多方设法、严防东边恶邻随时卷土重来,决不能让悲剧在中国重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 皖ICP备17022277号 )

联系QQ群:10880711    广告招商电话:13305635125

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386号


举报电话:13305635125 举报邮箱:1159155129@qq.com

Powered by 宣城江南论坛 © 2013-2019

友情链接:滋美肌面膜电炉打桩机无锡纹绣培训不锈钢雕塑雕白块陶瓷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