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1|回复: 0

从严把关,让医疗科普更靠谱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3047
发表于 2025-8-7 13: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徐  阳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小字号
  平台从严把关、公众提高鉴别力,期待更多科学的声音传达到公众身边



  滥用专业权威为自己背书,假借科普名义违规导医导诊,线上问诊,线下引流,直播带货甚至高价开药;通过夸大治疗效果、虚构病例、杜撰故事等手段误导公众、敛财牟利……互联网健康科普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发公众质疑。

  “伪科普”大行其道、圈走流量,容易挤压真科普的网络生存空间。基于对医生专业身份的信任,公众往往愿意相信相关科普信息。但如果这些信息是言过其实、危言耸听的“伪科普”,很可能导致延误治疗或错误用药。患者既花了钱,又伤了身,危害不小。

  如何让医疗科普更靠谱?需要多方努力,共同守护公众健康。

  提升从业者素质和公众鉴别能力很重要。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激励机制,鼓励医生和专家参与高质量医疗科普创作;提供更加专业的科普技能培训,让科学权威的医学知识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触达公众。公众也不妨了解一些基本的医学信息鉴别技巧,比如,查看信息来源是否权威、观点是否有科学依据、是否存在夸大宣传等,让“伪科普”无处遁形。

  监管者拿出实招,对行业进行规范整治。

  监管部门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8月1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文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明确规定,网站平台应要求“自媒体”账号对发布转发医疗科普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负责,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严禁违规变相发布广告。这些举措为解决医疗科普乱象提供依据,给医疗科普念好“紧箍咒”。

  平台也要当好“守门人”,严把内容关。一些平台资质审核不严、技术过滤机制不完善,使医生跨专业开展科普成为普遍现象,甚至有不具备资质的人成为医疗科普领域的“网红”。进一步完善医疗“自媒体”账号资质认证工作、对医疗短视频建立更高的准入门槛和更健全的监督机制迫在眉睫。同时,还可以尝试优化推荐机制,优先推送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内容;提升审核专业度,识别直播或短视频话术,设立便捷的举报通道,对违规账号及时封禁……

  生命不是儿戏,医疗安全是底线,期待更多科学的声音传达到公众身边。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7日 14 版)

(责编:白宇、卫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 皖ICP备17022277号 )

联系QQ群:10880711    广告招商电话:13305635125

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386号


举报电话:13305635125 举报邮箱:1159155129@qq.com

Powered by 宣城江南论坛 © 2013-2019

友情链接:滋美肌面膜电炉打桩机无锡纹绣培训不锈钢雕塑雕白块陶瓷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