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回复: 0

大数据时代,莫让“算法”变“算计”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2136
发表于 2025-5-14 13: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黄宗跃

近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其中持续开展算法综合治理相关内容引发网民关注。

数字时代,算法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购物软件精准推送商品,社交平台“猜你喜欢”话题,导航App实时规划最优路线……如今生活中处处有算法的影子,你喜欢什么,它就给你推荐什么。

然而,算法却是把双刃剑。近年来,算法推荐技术的不合理应用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这些乱象不仅侵蚀个人权益,更扰乱市场秩序、削弱社会信任,甚至威胁隐私安全。如何守住算法向善的底线,成为网络治理亟待破解的难题。

近年来,针对算法滥用,我国治理步伐明显加快。202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实施,明确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用户权益保护要求,禁止过度推荐、操纵榜单等行为。2024年,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直指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劳动者权益侵害等突出问题,在整治算法乱象、规范行业秩序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算法治理仍面临多重掣肘。如部分企业以“技术中立”为借口规避监督管理、一些算法逻辑仍不透明,用户难以知晓推荐机制如何运作,维权举证困难等。此外,一些用户对算法操控缺乏警惕,过度依赖单一平台,加剧信息偏食。

让算法回归工具本位,需多方协同构建“共治生态”。一方面,要筑牢法治堤坝,相关部门应健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平台主体责任,对利用算法进行大数据杀熟等行为提高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创新技术治理,允许企业在可控环境中测试算法,监管部门可通过动态监测及时纠偏,破解算法黑箱。此外,网络平台应畅通用户投诉渠道,推广“多平台比价”等实用工具,促进消费者理性决策、增强市场透明度。

莫让“算法”变“算计”,当技术戴上法治的“紧箍咒”,注入向善的“价值观”,才能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唯有让算法在效率与公平、利益与责任间找到平衡,方能构筑清朗网络生态。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编:马昌、梁秋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 皖ICP备17022277号 )

联系QQ群:10880711    广告招商电话:13305635125

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386号


举报电话:13305635125 举报邮箱:1159155129@qq.com

Powered by 宣城江南论坛 © 2013-2019

友情链接:滋美肌面膜电炉打桩机无锡纹绣培训不锈钢雕塑雕白块陶瓷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