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傅,他虽识字不多,可他懂得木匠活里面不少行规,他很讲究这些,总给我灌输,说:中国人讲究吉利,吉祥事、吉祥话、吉祥物,充满在中国文化的每一处。
如,师父在给房东做新房,竖立房架上屋大梁,都给人家房东说上四言八句吉祥话语,上梁时师傅嘴里念念有词,边敲边说:上梁上梁,子孙满堂、、、、、、,有关竖房架上屋梁的趣闻在我的《【茶余饭后】二:——竖房架上屋梁 》中有表述,希望家人喜欢。
不管是瓷器、工艺品,还是建筑,在每一处细节之中,都有吉祥文化的存在。所以,从古至今,讲究吉利的人们习惯用谐音代替这种吉祥意愿,喜欢把一些美好的愿望寄托在一些器物之上。木匠在制作一些家具时也如此。
师父在传艺时经常说的《鲁班经》中的,“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其实就是说的就是这些家具的尺寸讲究。大多取自谐音,寓意吉祥。
“凳不离三”,是指做长条木凳时长度的末尾一般要带一个“三”数,如二尺三、四尺三等。这是取自“桃园三结义”的典故,“三”有忠义的象征,寓意期盼坐在这条板凳上的是兄弟和朋友。现在,人们对“情投意合”的人,喜欢用你两坐在一条凳子上来进行比喻。
又“门不离五”,农村做门无论大小宽窄,其尺寸末尾数一般离不开“五”,象征“五福临门”之意。
再“床不离七”,木匠量东西尺寸时,用的都是木匠五尺棍,在丈量时都会在末尾留上七,如二尺七寸、三尺七、四尺五寸七。不仅是尺寸,在床的结构上也离不开七。如穿樘梁是七根,床头靠背忖也是七根。“床不离七”的谐音是“床不离妻”,有夫妻同床偕老之意。可见,“床不离七”有着美好的寓意。还有一个说法是“床不离半”。过去民间的双人床宽也常见四尺二寸半、四尺五寸半,这叫:“床不离半(伴), 讨个彩头,这也是个行规。”因为“半”和伴”谐音。 、、、、、、
附:《【茶余饭后】二:——竖房架上屋梁 》
http://www.xc15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39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