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75|回复: 0

借力“三去一降一补” 郎溪经济“小马”奋进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0199
发表于 2016-12-29 09: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

郎溪经济要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三去一降一补’上做文章,否则,郎溪的发展只有死路一条。”郎溪县委书记张千水日前在向记者介绍2016年郎溪经济发展情况时,声音最为洪亮的一句。

记者调研发现,2016年,郎溪县紧抓供给侧改革的契机,以“三去一降一补”为切入点,交出了这样一份数据单: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4.1%,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6.8%,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6.5%,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33万吨,清理楼市库存40万平米,工业水电气用价最高降幅达40%……

“项目为王”强支撑  大刀阔斧做“减法”

十年来,因抢抓苏浙沪加速产业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郎溪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发展增速较快。

“一到周末,我们书记就带着团队去各地招商了”。一位县政府官员如是说。

不过,和以前“撒网”式招商不一样,现在的郎溪是“大招商、招大商”,紧盯特种设备及装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区域,同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在县委、县政府的率先垂范和强力推动下,今年1-10月份,郎溪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60个,80个省“大新专”重点项目、68个市亿元以上项目、160个县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68.5亿元、56.9亿元、54.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90%、167.4%、50.2%。

有了项目的强支撑,2016年,郎溪县“铁腕”去产能,态度坚决,截至目前,仅钢铁这一块,郎溪去除粗钢过剩产能达33万吨。33万吨占安徽压减钢铁产能总量的近20%,对于这样的魄力,张千水认为,这是顺势而为,壮士断腕才能更好地发展。

除了做去产能这个“减法”,郎溪去楼市库存的工作也进行的有声有色。

2016年,郎溪加强商品房供应管理,启动棚改二期拆迁计划,拆迁户数约1800户,确定了政府采购商品房安置的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商品房供应和需求。截至目前,已完成40万㎡商品房销售,40万㎡拆迁面积。

此外,为了让民众远离水患,共享发展成果,郎溪县政府用三个月的时间将长约8.6公里的危险圩堤,2个行政村16个村民组,共计880户约2400人全部搬迁出来,通过实行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方式,由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人自行选择。

“院墙之外”政府包干  “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

在郎溪办厂的人都听过一句话:“围墙内的事情,你来;围墙外的事情,我来”。这是郎溪县政府十年间反复重复的一句话。

此外,为帮助企业学习现代化企业经营理念,提高企业对政策把握的准度和深度,少走弯路,2016年,郎溪经济开发区在管委会大楼专门为企业家设了图书馆、听课室、会议室、谈心室、茶室等。管委会主任吕海波表示,管委会定期请专家过来给企业家讲课,为企业把脉,帮助企业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如何开拓市场等企业家实实在在关心的问题。

郎溪县给企业降的,还有“真金白银”。

2016年,郎溪县政府针对企业生产需求,主动作为、多措并举下调要素价格,按照2016年1-10月份实际完成工业用电量7.8亿千瓦时计算,光工业用电这一块,郎溪县总计给企业减负2500万元。

降幅这么大,郎溪是怎么做到的?张千水说,这是政府第一时间落实有关政策,强力推进市场机制发力,并引入充分竞争机制的结果。比如天然气,郎溪引进中广核、中国燃气等企业,打破郎川天然气有限公司独家垄断的局面;比如电,郎溪经济开发区和十字开发区均推行直购电试点,其中,十字开发区合作的对象是安徽省能惠售电有限公司和安徽淮南矿业集团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这两家企业已与开发区年用电量100万度以上的11户企业达成协议,直接降低企业成本近540万元。“下一步,郎溪将更多地采取直购电的方法,届时,企业用电成本每度可以降9分钱”。

补齐人才短板  做东向发展桥头堡

人才短缺一直是困扰政府和企业的头等难题。“因为郎溪县的地理位置,青壮年大部分都去江浙沪那边打工或者办厂,留下来的不多。”县委常委潘丽华说。

2010年进驻郎溪经济开发区的动力源,目前在郎溪的员工人数达1000人,其中大部分员工是郎溪人。总经理汪洋表示,刚到这边建工厂,招工特别难。现在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大地缓解。他说,一是政府每年带着企业到周边省市学校招生,二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动力源和合工大宣城校区、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和郎溪县职业教育中心合作,开设“动力源”班,分三个层次定向培养管理人才、技术工人等。

郎溪县对人才的渴求从郎溪县“十三五”规划可以看出来,在这份规划中,“人才”一词被提及了33次之多。

张千水认为,传统产业升级靠人才,发展创新靠人才,没有创新,寸步难行,没有人才,经济只会停滞不前。

对于未来,郎溪企业和政府有自己的展望。

“十三五”时期是“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关键阶段,郎溪“十三五规划”给出的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0年确保达到180亿元,力争达到200亿元,财政收入力争达到33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力争突破400家,新增1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企业。经济实力力争在2020年跻身安徽省省县域经济第一梯队。

郎溪县当家人表示,郎溪的经济总量不大,未来需要做的,是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想的更深,想的更透,郎溪的经济才能更好,像小马一样奋力争先,成为安徽学习对接苏浙沪的桥头堡和示范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 皖ICP备17022277号 )

联系QQ群:10880711    广告招商电话:13305635125

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386号


举报电话:13305635125 举报邮箱:1159155129@qq.com

Powered by 宣城江南论坛 © 2013-2019

友情链接:滋美肌面膜电炉打桩机无锡纹绣培训不锈钢雕塑雕白块陶瓷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