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农村清洁工程投入力度,着力构建农村垃圾处理常态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农村垃圾处理市场化、减量化、常态化目标,不断提升美好乡村建设水平。
双驱带动。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全县6个示范乡镇32个村(社区)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全覆盖,垃圾处理市场运行一体化,32个中心村完成“两无两化”,148个自然村实现“一无一化”目标。开展“十星清洁户”创评活动,发放活动倡议书近50000份,评出六星以上“十星清洁户”11564户,形成教化于民、互促互教的良好局面。
双项建设。加强保洁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配备保洁员507名,落实义务卫生监督员356名,实现农村垃圾处理市场化和卫生保洁队伍全域覆盖。强化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力度,新增垃圾清运车6辆、更新垃圾桶932个,发放户用垃圾分类收集桶3.2万只,为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提供基础保障。
双重保障。加大经费保障,县财政按农村人口20元/人/年,乡镇按农村人口10元/人/年标准投入资金用于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保证农村垃圾处理正常运转。完善机制保障。制定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风情小镇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考核办法,纳入乡镇目标管理考核(共占10分)。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单项考核评比,实行“以奖代补”。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对破损、毁坏的公共设施及时更新。
双向结合。与“三线四边”环境整治结合,加大拆破改旧、卫生改厕、污水处理整治力度,集中清理村旁屋边乱搭乱建、乱推乱放现象,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全县共拆除有碍观瞻破旧房屋137处,共计3014m。与生态文明结合,大力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文化,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的和谐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