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市财政局预算科
今年以来,宣城市坚持增收节支、量力而行、多方联动、实时监测,以稳健的“三保”保障,夯实财政科学管理基础。截至8月底,全市“三保”已支出114.7亿元,支出进度69.3%,超过序时进度2.6个百分点。
增收节支拓财力。用好重点税源专班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税源管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发挥投资乘数效用,培育未来税源。严格管控支出,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统筹更多财力用于保“三保”、兜底线。1-8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1%,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6%,夯实“三保”财力基础。
量力而行定政策。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定民生政策,明确“三保”保障范围,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民生政策提标评估机制,与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相结合,杜绝轻易提标扩面。摸清全市各级“三保”项目保障对象数量、支出需求等,精准测算“三保”需求。
多方联动推进度。始终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编制、支出执行和库款保障中的最优先顺序,做到预算安满、支出从快、保障优先。坚持市县联动,压实县级“三保”主体责任,强化工作调度,做好业务衔接和工作指导。强化部门协同,与基本民生项目各主管部门集中会商,分项目梳理支付节点,确保按序时进度或政策规定节点支付资金。
实时监测防风险。运用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实时监测“三保”支出进度。设立县级财政运行监测体系,以不同指标、从不同维度分析县市区财政可承受能力和“三保”保障倍数,提前预判潜在风险,督促及时整改。严格控制各项建设支出,留足财力和资金空间应对“三保”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