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67|回复: 0

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一一林黛玉一一再读《葬花吟》

[复制链接]

2372

主题

2699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600
发表于 2024-12-20 20:04: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铜陵
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一一林黛玉
       一一再读《葬花吟》

       《红楼梦》里的宁荣二府是清朝末年腐朽没落的象征。而林黛玉则是唯一支持贾宝玉反抗封建礼教、宗法制度和否定封建传统观念的人。
       林黛玉的《葬花吟》是曹雪芹塑造林黛玉形象的一个重要环节。
       她明知以贾政为首的封建正统势力对贾宝玉继承、光耀贾氏宗族抱有殷切期望,却从不与他谈那些仕途经济的“混帐话”;她不顾孔孟之道给封建贵族小姐所规定的清规戒律,偷偷私看、“默默记诵”,甚至公然在众人场合引用“移人性情”的“杂书野史”;她无视几千年封建礼教所宣扬的“男女之大防”,勇敢地否定婚姻天定的“金玉良缘”,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爱情,“尖刻”地反击虚伪的封建卫道者对他的排挤与迫害。
       她的这种进步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倾向和大胆的叛逆行为与封建礼教、宗法制度构成了不可调和的尖锐对立。而封建统治阶级越是趋向灭亡,就越是把离经叛道的“异端”看成是对自己的最大威胁。于是林黛玉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封建正统势力的打击与迫害。
       与此同时,由于历史、阶级、环境、思想的局限,使得她的性格和生活充满了悲剧情调,精神世界更是充斥着矛盾和痛苦。于是《葬花吟》就成了她悲剧色彩的艺术概括和对封建礼教及宗法制度的反抗与控诉。
       《葬花吟》以其丰富而奇特的想象,缤纷而暗淡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林黛玉复杂的精神世界。它用暮春的凋零景象写出她所处衰败没落的时代氛围;用对美好春光的爱怜,寄托她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用“风刀霜剑”中的花朵写出她“一年三百六十日”所受的摧残与迫害,揭露封建正统势力的凶残;用洁白的鲜花比喻她高洁的品质,表示她誓死“不教污淖陷渠沟”的坚贞。
       然而,历史的发展并不曾为她提供强大的资本主义经济、阶级、思想的基础,没有提供明确的政治出路,亦即尽管已有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但并无改变当时封建社会根本性质的手段;又由于她无法改变其贵族小姐的阶级地位,因而使得她在对待劳动人民的态度上,习惯于奴仆侍奉的寄生生活,在其思想上也打下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深刻烙印。这就注定了她的理想和生活必然以悲剧结局。同时也使得《葬花吟》具有浓厚的悲观情调和感伤色彩。
       词中那种无可奈何的哀怨情绪,正是时代和阶级所造成的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在林黛玉内心的反映。
       这首词中所表现的那种虚无主义悲观思想,那种见月伤情、见花流泪的多愁善感及软弱的反抗手段,都是曹雪芹矛盾着的世界观中消极因素的反映,也是《红楼梦》中的封建糟粕所在。
       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六六七一六六八页)。这一切正是提高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 皖ICP备17022277号 )

联系QQ群:10880711    广告招商电话:13305635125

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386号


举报电话:13305635125 举报邮箱:1159155129@qq.com

Powered by 宣城江南论坛 © 2013-2019

友情链接:滋美肌面膜电炉打桩机无锡纹绣培训不锈钢雕塑雕白块陶瓷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