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插队的第二年去大队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办学任教,后来到大队工作,才知道大队和生产队的组织情况。
生产队是当时最小的基层组织,是个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基层组织,名称为XX队委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队委会班子里有:队长、副队长、妇女队长、主办核算会计、出纳会计、保管员、队委委员等,大小干部,各负其责。按部就班,一丝不乱。
队长负责全面,每天晚上召集相关干部,了解当天的生产情况,安排第二天的生产和其他一些事务,如果外出或去大队公社县里参加会议,委托副队长在队里主持生产,副队长负责生产及男劳力记工分,妇女队长负责妇女生产劳动及记工分,会计负责账目,出纳员负责收付款项,保管员负责仓库物资包括粮食。
生产队长不是终身制,两至三年一选,可以连选连任。选举由大队干部主持。一般由指名的三个社员代表或有名望的老农民,来提名候选人名单,最后确定三个候选人参加选举,大家当场投票评选,或举手表决,其他干部都是由选出来的队长提名,社员们举手表决通过后,最后报大队批准。
男整劳力一天基本工分为一个工,即十分工,女社员计酬八分工,老弱病残及其他达不到整劳力的社员,酌情评定工分。生产队评工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那个年代农村生产队实行按劳计酬的分配方法。工分是一个家庭的唯一收入,是社员吃穿用的主要来源。忙碌一年的社员们最盼望的就是年底分配。
此外,生产队还要负担大队干部、村办学校的民办教师、赤脚医生的误工工分及本村的五保户、军烈属的生活补助。
生产队队长也是同社员一样参加生产劳动的,但生产队的事多,大队公社里的会多,有时会打个岔,做做样子。当时有一顺口溜:“公社干部肩背包,大队干部手叉腰,生产队长扛把锹”,还真形象的很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