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区根据省民生办“精准实施”、“精细管理”的制度规定,开展民生工程工作,不断增进群众获得感,让群众真满意。民生工程全年计划总投入资金25.42亿元,1-7月份,已到位资金23.8亿元,已拨付22.14亿元,到位资金拨付率达93.03%。部分项目已完成年度任务,如贫困残疾人康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计生特别扶助、学前教育促进工程新建公办幼儿园项目、技能脱贫培训、退役士兵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 一是项目谋划突出群众需求。项目实施前,该区各地、各相关部门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要求,在谋划、申报2019年项目时,借助各种宣传活动入户走访,结合社情民意调查,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广泛征求基层群众的意见,认真考虑群众需求,根据工作实际、本地实情开展工作。很多项目在2018年就开始摸底,为项目实施做好准备;各单位及时调整民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动员会、培训会或座谈会等形式,营造宣传氛围,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 二是项目实施规范各项程序。工程类项目从申报审批到竣工验收,严格层层把关。区直牵头实施单位制定了民生工程单项实施方案,要求各乡镇、街道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申报项目,审核审批按照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备案,资金拨付使用既要加快,又要安全,通过规范的渠道保障民生工程顺利实施,竣工验收要及时、真实,公开政策实施全过程,推广民生工程形象标识。补助类项目做到个人申请手续完善,审核审批认真细致,补贴资金发放确保准确及时到位。补贴发放前后,在基层宣传栏和专题网站上公开补助类项目政策,公示受益对象享受补助信息。对补助对象实行动态管理,既要应保尽保,也要应退尽退。 三是项目推进抓好工程质量。建立了项目推进制度体系。全区各地、各相关部门落实调度制度,采取现场调度、会议调度等方式,加快推进工程类项目进度;落实会商制度,区民生办多次到区直牵头实施单位上门会商,了解、掌握最新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做好统筹协调;落实督查制度,完善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管控机制,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要求检查后解决问题,确保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整改,不影响工程质量效益。 四是项目完成重视建后管养。作为建后管养的主体,我区逐级落实管养措施、资金,明确管养人员。鼓励采取市场化运作等各种创新模式推动建后管养。把建后管养与主动公开结合起来,工程类项目竣工后,将管护项目、主体、人员等信息公开,积极发挥群众民主监督作用,督促建后管养的推行,最终推进民生工程发挥长久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