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92|回复: 0

爱吃豆腐

[复制链接]

2468

主题

2799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000
发表于 2019-6-28 19:1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淮南
                      爱吃豆腐

        之所以叫豆腐,其衍生品叫腐乳?是因为其经不住碰撞,象烂了似的。
        豆腐最早产生相传是在公元前164年,由中国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刘安在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而发明了豆腐。如今的八公山豆腐依然名扬天下。        
        我从小就爱吃豆腐,爱到痴迷的程度。我们老家虽在崇明农村,但那儿会做豆腐的人家不多,一般专以做豆腐为生的人家才会做。附近就有这样一户人家。
        听妈妈说,因为我爱吃豆腐,那师傅每次挑着豆腐担到附近小镇上出卖路过我家门口时总要顺便放上一两箱(豆腐形成后不压水,随即舀入衬有笼布的滤水小木箱内)给我家。有一次,他另有他事,就将卖给我家的千张(当地称百页,与千张极对仗)连同笼布一起放在了我家。
        由于那白土布制作的笼布颜色、大小与千张相差无几,于是我趁妈妈不注意,就抓了一块笼布跑到后门外“吃”了起来。可那毕竟是布,用牙是无法将其撕开的。尽管我费尽了心机,又扯又咬,弄了半天,可那笼布就是咬不断。不久,妈妈发现了我这秘密,可她也不管,只是在屋内偷笑。后来我这一作为成了当地笑料之一。其时还曾要求妈妈将我送给做豆腐师傅,以便每天都能吃到豆腐。此后至今,我一直对豆腐,这一中国久远的传统佳肴情有独钟。
        1979年我还在蚌埠时,因为在学校食堂多时未吃到豆腐,就想自己做豆腐吃。至于如何做,除了知道是用石膏点浆外其余一无所知。
        为了能吃上心仪的豆腐,我去五交化门市部买了大约二两石膏,又到小吃店买来一大碗豆浆。将豆浆在煤炉上再次烧开后,就迫不及待地将调成稀糊的少量石膏倒了进去,用盖子盖紧。过了一会,等我觉得那里面一定是盛满了我盼望已久的豆腐时就赶紧揭开了盖子。可仔细一看,只见那“豆腐”颜色远不如菜场上出售的豆腐白,外观也显得很粗糙。但那毕竟是自己第一次做的,也不管那五交化门市部出售的石膏能否食用,拿了把勺子就将似象非象的豆腐送进嘴里。这时才知道,那外观有点象豆腐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它很粗,象细沙似的,根本没有豆腐那种滑爽的感觉;也没豆腐那种特有的香味,嘴里象塞满了蚂蚁似的不舒服;更可气的是,嘴里还溢满了一股难以名状的石膏味。于是只吃了不到两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
        后来将此事告诉亲朋好友时,他们都为我的糊涂胆大而惊讶不已。说是万一吃出事来岂不太得不偿失。事后细细一想,也确实如此,万一那售自五交化门市部的工业用石膏是根本不能作食用并导致对人体极有害的,那我就无安生日子了。不过,通过我这一大胆的探索,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虽说工业用石膏不宜食用,但毕竟毒不死人,至少食用少量对人体无甚大碍,正如那外形张牙舞抓、行走横行霸道的螃蟹,毕竟需要有第一个人大着胆子率先去吃。
        说到此,想到一则题外话。说是此前西班牙有一城市螃蟹泛滥,尤其可气的是蟹们在河堤、水坝下打洞安家,给水利设施带来极大隐患。于是当地政府组织人捕捉。为绝后患,还准备將中国人视之为美食却随海运轮船背井离乡的蟹们送回中国老家来。
        宣城有一豆腐巷。20多年前以其命名豆腐巷的那家不大的老店还在,我们经常去光顾。有一次店主说,如今人家都用化学品点浆。我们不,我们还用石膏,要不怎么叫老店?
        日前在离家十几分钟步行路程处买早点时偶尔发现一溜10多辆小吃车最南端的一辆车上出售配有调料的久违的热豆腐脑,于是赶紧花5元买了两份带回与家人共享。
        趁摊主装盒、加料间顺便聊了几句。
        摊主说她每天凌晨3时多起来磨头天泡好的豆子,再加工成豆腐脑,5时左右骑车来出售。到8时前回家带两个孩子,让孩子爸出去做事。
        摊主说很忙很累,但必须得做。9岁的大孩吃穿、上学、上兴趣班要钱;3岁大的二宝吃奶粉要钱;还要貼补双方上人……
        摊主说这样的小本生意,大孩只能上公立小学、兴趣班只能上普通的收费稍低的,什么几百元一节的钢琴课就不去想了。
        摊主说,每天傍晚至9时左右还要来做一会。就这样,两个人一年忙到头,日子总是紧紧巴巴……
        这看似不起眼、味道却不错的豆腐脑里却承载着这么多普通人以双手的勤劳交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点点滴滴琐事,从而让人产生绵长无尽的思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 皖ICP备17022277号 )

联系QQ群:10880711    广告招商电话:13305635125

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386号


举报电话:13305635125 举报邮箱:1159155129@qq.com

Powered by 宣城江南论坛 © 2013-2019

友情链接:滋美肌面膜电炉打桩机无锡纹绣培训不锈钢雕塑雕白块陶瓷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