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3-31 17:14: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淮南
舌头与牙齿
春秋时的老子,带了许多学生。一次,学生来听他讲学。老子没象以往那样开讲,而是将嘴张开,问学生们看到了什么?
起先,学生们很惊异,觉得今天先生有点特别,都猜不透这是什么用意?但又不好问。有的只好说看到了嘴巴,有的说看到了舌头,有的说看到了牙齿。
于是老子指着嘴里稀疏的几颗残存牙齿说,你们看我原先嘴里有许多坚硬的牙齿,现在就只剩下这几颗了,虽然还是坚硬,但保持不了多久,它们就会脱落。又将舌头伸出来,问学生们这是什么?学生们说,这是舌头呀。老子问你们看舌头软不软?学生们答,软。老子又问,舌头是否还常受到牙齿欺负?学生们答,是的。
老子说,舌头虽然很软弱,还常受到舌头欺负,可它却长久地在嘴里存在,而牙齿虽然很坚硬,也很厉害,但它却比舌头早很长时间就脱落了。可见,一味地逞强,表面上看起来很威猛,但根基不牢,内里虚弱;而舌头虽然表面看起来软弱,但却极有韧性,能以柔克刚,能在不利条件下选择生存技巧,自如应对复杂环境,因而能长久存在。
老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他认为:凡事顺其自然,认其自生自成,听其自然而然。“万物作焉而不为始”,顺着客观存在的规律行事,便是“处无为之事”。这因物而为,即是法自然。如果违反自然规律来处事,则是逆天行事。逆天者亡,正是没有取法自然,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在如今看来,人在社会生活中提倡和谐相处,当然不应无原则地一味忍让,而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坚持原则。只有做到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才是应有的处事态度。
一般情况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而在生产方式极其低下的年代,老子能认识到以上这些道理实属难能可贵。他通过看似浅显的现象说明了一个极为深刻的道理:凡事不可盲目逞强,务应遵循自然规律顺势而为,才能抵达既定目标,取得预期效果。这闪烁着辩证法和唯物论的认识论光芒的道理就是舌头与牙齿之关系给予后人的启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