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正式下发通知,明确今年要实施10项民生实事。细看这10件实事,每一件都提得细致入微,事关百姓衣食住行安危冷暖。 1件实事已经办成 10件实事中,有1件已经办成——市人民医院创成三甲医院。 三甲医院是中国内地对医院实行分级分等管理中的最高等级。从2008年4月开始,市人民医院就正式启动三甲医院创建工作,历经近10年的不懈努力,今年被正式评为了三甲医院。这也是我市首家三甲医院。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给市民提供更方便的诊疗,该院正在兴建急诊外科大楼,明年将投入使用。同时,该院还计划开通网上挂号、预约等服务。 5件实事围绕衣食住行 民以食为天,这一点也体现在今年的民生实事中。10件实事中,有3件关注老百姓的“吃”:为保障市区供水安全,我市今年将启动“城市源水”工程,计划从港口湾水库引水供至市区各主要水厂,建设管线长度约70公里;选择5个市区保障性蔬菜基地,实施提升工程,增强市区蔬菜保障供应能力;计划在市区建设20个社区蔬菜直销店,让社区居民就近买到放心便宜蔬菜。 提升老百姓安居环境,依然是今年的民生重点。今年,我市将继续实施市区部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部分道路及背街后巷杆线整治工程,计划对市区旱桥小区、梅佳花园、天羽东苑、金陵新村等老旧小区共1500户居民进行供水户表改造,对乡企局宿舍、天羽山庄等8个老旧小区进行天然气改造,开展市区50个老旧小区、3个市场、2条路段的杆线整治工作,维修、更换约7000个供电、通信、数字电视表箱,营造整洁安全有序的居住环境。 在方便老百姓出行方面,我市今年计划建设鳌峰路铁路桥东侧、水阳江大道铁路桥东侧、清溪路等3处货车停车场,预计增加大型货车停车泊位170个,引导长期停放在路面的大型货车入场停放,改善上述区域静态交通环境。 3件实事关心弱势群体 今年要办的这些实事中,有3件关系到弱势群体。 我市决定对市区“三无”对象中的特困供养人员,按每人每月60元的标准发放居家养老护理补贴。护理项目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和精神慰藉服务等内容。 我市将为全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100名贫困精神类残疾人提供一次性住院医疗救助。救助标准为每人4000元,住院周期为3个月。 今年,我市还要为全市助产机构内出生的新生儿免费进行48项遗传代谢病筛查;同时与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合作,为我市0—14岁符合救助条件的遗传代谢病贫困患儿提供3000—10000元不等的资助,给贫困家庭送去关爱。 这件实事为了治气 为淘汰工业燃煤锅炉,减少大气污染排放,我市打算利用国投宣城电厂余热作为热源,计划从2017年至2019年建设从电厂到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宣州经济开发区(东区及北区)、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的供热管道,向园区内工业企业集中供应蒸汽。 2017年底前,我市计划建成到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供热管道并实施供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