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央广网
夜幕降临,随着自动定时控制光源开关“啪”的一声响,百盏路灯次第亮起,暖黄的光线驱散了黑暗,照亮了村民们归家的路。这抹光亮的背后,是广德市卢村乡桃花村党总支书记杜凡玉带领班子成员多方奔走、攻坚克难的成果——桃山村主干道路及部分村组道路照明工程圆满落地,为乡村夜晚注入了温暖与活力。
卢村乡桃山村地处山区,多数道路依山就势,隐藏着长下坡、多急弯等道路安全隐患,早在项目启动前,桃山村党总支书记杜凡玉便敏锐察觉到村民对夜间安全出行的迫切需求。“天黑路陡,老人小孩出门总让人揪心”,带着这份牵挂,她多次带队实地勘察,统计照明盲区,听取村民意见,汇总村民诉求,用详细的规划和为民办实事的诚意,赢得了上级部门的支持。
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实用、节能、便民”的原则。从路灯的选型到安装位置的确定,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斟酌和考量,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太阳能路灯配备独立光伏板,利用清洁能源供电,解决线路老化等问题,优化路灯布局与光照强度,消除夜间出行盲区,为广大村民提供安全保障……如今,主干道上的100盏路灯如同卫士般整齐排列,不仅照亮了车辆往来的通道,更让晚归的村民心里踏实。
广场变化同样令人欣喜。三个文化广场上新安装的3盏高杆大灯,让夜晚的广场焕发新生。老人们坐在广场的长廊上摇着蒲扇在路灯下聊天,孩子们在灯下嬉戏玩耍,曾经昏暗的角落变成了充满烟火气的“幸福角”。住在青乡广场的李大爷每天饭后都爱在广场上溜达,他念叨着:“以前天一黑,路上乌漆麻黑的,咱眼神又不好,就盼着能亮堂点”。张阿姨也在一旁附和:“是啊,以后跳广场舞的队伍要壮大咯”。大家坐在一起话家常,现场气氛一片热闹和谐。
灯光亮了,民心暖了。这百余盏路灯不仅点亮了乡村的夜晚,更照见了村党总支“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的初心。从项目争取到落地完工,每一步都凝聚着基层党组织的责任与担当,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实在。下一步,桃山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用心用情用力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乡村治理的温度在夜色中持续传递。(曾巧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