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回复: 0

遗传性听力损失精准治疗现曙光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1763
发表于 前天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春)8月17日,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获悉,由该院教授舒易来团队领衔、联合韩国首尔大学医院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为遗传性听力损失提供了潜在的精准治疗策略。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耳聋是最常见的感官障碍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患有致残性听力障碍的人数约4.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5%,目前已知的耳聋基因超过200个,但暂无临床治疗药物。

近年来,一项基于大规模轻中度神经性听力损失(SNHL)儿童队列的研究表明,MPZL2基因突变是导致遗传性轻中度SNHL的常见基因。MPZL2基因中某些特定位点的突变在东亚人群中具有始祖效应,推测其可能为该地区特有的遗传风险因素。

联合团队基于临床队列研究,对1437例无亲缘关系的遗传性耳聋家系进行了系统性病因学分析。团队筛选出234例表现为对称性、轻中度非综合征型SNHL的未成年患者,明确了155例患者的致病基因。其中24例与MPZL2基因突变有关,占比15.5%,且23例患者携带至少一个c.220C>T等位基因突变,占比高达95.8%。这说明该突变可能为东亚地区的始祖突变。

针对该突变位点,团队构建了人源化小鼠模型,该小鼠模型重现了人类MPZL2基因突变导致的耳聋患者的听力学表型。

联合团队还开发了一种原间隔序列邻近基序(PAM)灵活性更高的腺嘌呤碱基编辑器治疗体系,成功纠正了MPZL2基因的异常表达,使上述小鼠模型的听力显著恢复并维持至少20周,且未观察到明显的脱靶效应。该研究不仅为遗传性听力损失提供了潜在治疗策略,还进一步拓宽了单碱基编辑技术在遗传性疾病中的应用范围。



(责编:郝帅、杨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 皖ICP备17022277号 )

联系QQ群:10880711    广告招商电话:13305635125

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386号


举报电话:13305635125 举报邮箱:1159155129@qq.com

Powered by 宣城江南论坛 © 2013-2019

友情链接:滋美肌面膜电炉打桩机无锡纹绣培训不锈钢雕塑雕白块陶瓷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