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大漠流沙 于 2025-7-23 06:58 编辑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是出自两个人的名句。“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谁把这两句诗合二为一,无从考证。这里谈谈我的理解:首先,“胸藏文墨虚若谷”出自《老子》第十五章,原文为“旷兮其若谷”,用来形容一个人胸怀宽广,虚怀若谷,能够容纳各种知识和见解。其次,“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宋代苏轼的《和董传留别》一诗,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饱读诗书,那么他的气质自然会变得高雅脱俗。总之,这两句诗,同样强调了读书对于一个人气质和修养的作用与重要性。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不仅能够积累知识,还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风采。人们常常说,破万卷书者必有与众不同的气质,胸中有墨天地宽。三伏天到了,古代,人们有晒伏的习惯,就是到了伏天,把家里的东西拿出来晒一晒。有钱人家,读书者也跟着晒书,这是一般百姓所不能及的,于是有个穷书生,就躺在外面躺着晒肚子,见者不解,便问之:你这是弄啥?他便回答,苏轼说腹有诗书,我便晒晒腹中的诗书。其意思是,腹中自有诗书万千,就要气气你那无知的晒书几捆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