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回复: 0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复制链接]

2464

主题

279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984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此话从大处理解,是好了还想更好,多了还想更多;从小处理解,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从坏处理解,是坏了还想更坏。当然在正常情况下,作为正常人,应该是好了还想更好。
       上述观点是鲁迅于一九一九年发表的《不满》中首次提出的,后收录于文集《热风》中的《随感录61》。该文创作于中国新旧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鲁迅先生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呼吁民众以“不满足”为动力,竭力推动个人与社会的进步。‌‌
       鲁迅将“不满足”比作车轮,强调其对于个人成长(如突破自身局限)和社会进步(如科技、制度革新)的根本驱动作用,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生动的说法,更是发人深省的启迪。‌‌
       该论断倡导以理性反思发现问题,通过积极行动实现变革,这一思想在他的《呐喊》《阿Q正传》等代表作中都有所体现,表现出作者忧国忧民、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的家国情怀。
       在当今时代,该论断亟具积极意义。‌从个人来说,警惕安逸心态,保持职业发展与知识更新的持续性,努力促进个人发展;从‌社会来说,推动科技创新需突破既有模式,社会治理需直面深层矛盾,进而采取适应具体情况的适当方式。‌‌
       人类社会发展总是表现并遵循由简单形态到复杂形态,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规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更是一种必然趋势。尽管其间会有一些反复甚至暂时的倒退,然而这正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正如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中所述,“由矛盾引起的发展或否定的否定——发展的螺旋形式”,并强调其具有前进性、曲折性和周期性的特征。他通过总结自然科学成果,将辩证法规律延伸至社会发展领域,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方法论之一。‌‌
       可见,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既道出了人类不固步自封和不滿足现状的心理,更点明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及不可抗拒性。唯不断向前,持续进取,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我们所赖以活动的这个社会才能生机勃勃、向着好的未来发展。总之,不满足是一种动力,是向着未来进步的引擎,从而将一切美好希望转化为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 皖ICP备17022277号 )

联系QQ群:10880711    广告招商电话:13305635125

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386号


举报电话:13305635125 举报邮箱:1159155129@qq.com

Powered by 宣城江南论坛 © 2013-2019

友情链接:滋美肌面膜电炉打桩机无锡纹绣培训不锈钢雕塑雕白块陶瓷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