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市民政局
为应对持续高温天气,保障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安全度夏,宣城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省民政厅关于加强夏季救助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优势,自2025年6月19日起全面启动“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通过强化主动救助、优化服务供给、凝聚社会合力,切实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一是织密救助网络,实现“快速响应+精准覆盖”。我市在“1+6+N”救助服务体系(1个市级中心站、6个县级站、299个临时救助点)基础上,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救助服务网络,实现夏季高温期流浪乞讨人员在“发现、报告、接领、转介、救助”等关键环节形成救助管理高效闭环。全市7家救助站均已开通线上视频巡查,9000余个公共监控实时追踪;线下持续开展“白+黑”街面巡查,重点排查桥梁涵洞、废弃房屋等监控未覆盖重点区域,形成“天网+地网”立体巡查模式。开通市、县两级24小时救助专线,配备防暑物资包,检修应急车辆,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救助”。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已派出工作人员480人次,出动车辆210车次,救助138人次。
二是创新服务模式,打造“标准救助+个性供给”。全市依托市福彩站点、老年助餐点等,共增设299个“救助爱心驿站”,为街面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纳凉、饮用水及防暑物资,并主动为其联系辖区救助站接领回站受助。对不愿进站人员,救助站工作人员为其发放联系救助卡及基本物资并持续跟踪关注。针对高温易诱发的中暑、基础疾病等问题,各救助站与本辖区公办医疗机构深化合作,实行“先救治、后结算”政策,专项行动期间已累计送医救治4人次。拓展救助服务,变“固定式”向“点单式”服务思路转变,推行“日间求职+夜间住宿”过渡性救助,为有务工能力者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并联合企业开发短期临时岗位,今年来已为7名受助人员提供就业帮扶服务。
三是社会协同参与,构建“全民共治+成果共享”。组建街面救助爱心微信群,持续吸纳重点区域附近商户、环卫工人,以及“救助爱心驿站”工作人员进群,通过在线动态报告,精准定位受助对象,实现快速施救。全市共设立39块救助引导牌,标明救助对象范围及救助电话和地址,方便过往群众发现露宿人员助其求助。今年以来,全市救助站通过群众来电、微信,以及110、12345转介接收求助信息95条,通过甄别共救助81名遇困群众。借力“6.19”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通过“定点宣传+流动宣传”“线上宣传+线下宣传”“政策解读+案例展示”等方式,全方位普及救助政策,宣传救助渠道,呼吁广大市民参与救助管理工作,营造全民关爱氛围。(孙小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