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8|回复: 0

戏曲创新谈

[复制链接]

2372

主题

2699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600
发表于 前天 18: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宣城
戏曲创新谈

       前年九月,曾到铜陵犁桥水镇一游。那是一个集景观、古迹、吃喝、玩乐、休闲、住宿于一体的所在。
       那天在街上游览,见路边一小舞台上有一女演员着古装表演黄梅戏。在舞台对面的街边上一伙中老年人观赏得津津有味。一男性老者与其五六岁的孙子也在其中。
       出于对小朋友也看古装戏的好奇,我对小朋友爷爷说:这小朋友也喜欢看古装戏,真难得。回说:他喜欢看戏。谁料他爷爷话音刚落,那小男孩迫不及待地高声叫起来:我不喜欢!此时我直后悔,真不该多嘴,弄得这爷爷被孙子当场打脸。其时不仅是他,让我也颇觉尴尬。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令我不由想到,在一定社会生产力条件下,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古装戏曲等,原本与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上层建筑中有些部分会不适应经济基础,于是只有予以调整,使之暂时适应,并反作于经济基础,才能推动社会继续发展。这全系社会发展规律使然。
       仅以古装戏曲而言,比如国粹之一,曾经辉煌一时的古装京剧,在当今仅以中老年观众为主,其它戏曲也一样,青少年观众不多。这说明程式化、慢节奏等已不为生活在快节奏中的青少年所青睐和接受,尽管京剧等戏曲形式是经多少代艺术家讴心沥血、千锤百炼打造出来的传承历史、抑恶扬善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誉更是对艺术家及艺术道路的经典诠释、充分肯定和最高褒奖。
       就一般情况而言,各种艺术形式都是它所依存的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巨大的观众群。那么扩大戏曲艺术的观众群,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与之为伍,不仅是传承传统艺术所需,更是推动传统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必然趋势。否则会令有些青少年只热衷那些令中国人既听不清更听不懂的歌曲,却将经典弃之一旁。
       不过,许多传统戏曲虽然从内容到形式到艺术家的表演都已凝炼得炉火纯青,但其所叙之事毕竟离当今时代远了点。如能做到既弘扬传统,又创造革新,应该就能走出更宽广的路子。比如将传统形式用以表现我们国家近、现代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岂不更能抓住青少年的心?
       好几年前,教育部曾要求中小学生要学会若干京剧唱段,不知后来做到没有?如果仅为戏曲观众日渐减少而焦虑,却不设法改进,那是既被动又罔然的。唯在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使之焕发出璀璨青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 皖ICP备17022277号 )

联系QQ群:10880711    广告招商电话:13305635125

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386号


举报电话:13305635125 举报邮箱:1159155129@qq.com

Powered by 宣城江南论坛 © 2013-2019

友情链接:滋美肌面膜电炉打桩机无锡纹绣培训不锈钢雕塑雕白块陶瓷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