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2-2 19:3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铜陵
《滕王阁序》中的绝妙佳句
《滕王阁序》是初唐四杰中的王勃(650一684,唐代文学家、诗人)所创骈文(中国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即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作者从江西洪都的地势及人才等方面写及宴会,文字间凸显出滕王阁的雄伟壮美,人们远眺时的广远与辽阔。同时全篇紧扣秋日之鲜明丰硕景色,令人在顿生共鸣之余更兼气势浩荡之感;再从宴会娱乐写及人生境遇,抒发其身世之情形;接着又涉及作者自身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向与名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通篇表露了作者的远大抱负与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中除少数虚词外,通篇对仗整齐,句法得当,语词华美,佳句迭出,如潮奔涌。
整篇尤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为后人所称颂和传扬。此两句袭用了南朝庾信的《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出。使落日余晖与孤鹜齐飞的壮丽景致呼之欲出,更将秋水与长天相接的辽阔悠远意境紧寓于文字当中。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其意为雨后天空,乌云散去,灿烂阳光重新洒向大地。在阳光映照下,彩霞与野禽同时飞翔。大雨后的江水更显异常充盈、洒脱、灵动。远远望去,江水似与天空浑然连接一体。其景令作者与读者皆觉心旷神怡,心花倍放。
这两句之特色为动静结合手法,动写“落霞”、“孤鹜”;静写“秋水”、“长天”,构勒出在人的视野中一派“江边初晴”的绚丽画面。两句色彩对比鲜明,錯落有致。其中落霞的绚丽,孤鹜的清淡,彰显出傍晚的靓丽之景。其时落霞显自上而下状态,孤鹜呈自下而上模样。而秋水长天,天水相接,融为一体,作者从远近、上下等多重角度、立体地展现出一幅深秋里的江天图景。句中“落霞”与“孤鹜”相对,“秋水”和“长天”相对,他们结合起来又尤其对仗。这里作者将登高望眺之畅快心境寓于美景之中,从而使整句尤显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以致成为千古绝唱且得以广为流传。
一千多年过去,时代已发生巨大变化,然而与许多古今中外的佳文绝作一样,这些文学宝库中的明珠愈发闪射出久远的,燿熠生辉的璀燦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