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为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连日来,宣州区深入开展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建设文明健康环境,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社会防线。 聚焦重点区域环境卫生。强化老旧小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背街后巷环境卫生整治。加强日常保洁制度,全面更换敞开式垃圾转运车,消除暴露垃圾和各类废弃物,清除各类积水、污水,彻底清除旱厕、粪坑、种菜、散养家禽及“十乱”等现象。 聚焦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全面整治市场内及周边环境卫生。加强市场内公厕、水池、垃圾桶等设施的卫生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定期清理鼠、蝇、蟑螂孳生地,开展集中灭鼠灭蟑螂活动。有效设置市场内外下水道、厕所及摊内外等关键部位的病媒生物防制设施。落实每日消毒消杀措施,加强对冰鲜上市的禽类、海鲜等运载工具的清洗、消毒。市场基本信息(平面布局图、农残检测、卫生管理制度及健康教育栏)在醒目位置公示到位,市场内摊位证件亮示清晰。 聚焦人群密集场所卫生。加强学校、医院、车站、商场超市和公共交通工具日常卫生保洁,做好换气通风,落实戴口罩等疫情防控重点要求,推进常态化每日清洁消毒,实现公共场所、交通工具清洁消毒全覆盖,严防传染性疾病在公共场所传播。 聚焦各类“小环境”卫生。定期组织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及居民家庭环境大扫除,加强公共物品及走廊、电梯、食堂、厕所等公共区域定时清洁消毒,强化厕所、洗手池等硬件设施的维护管理,加强日常卫生保洁。针对仓库、车间、食堂、地下车库等重点区域采取病媒生物防制措施,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密度。加强无烟单位、无烟家庭等无烟环境建设。 聚焦“七小”行业卫生。强化小餐饮店、小作坊、小熟食店、小理发店、小歌舞厅、小网吧、小旅馆以及流动摊贩、早夜市餐饮点等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确保餐饮业等重点场所“三防”设施建设达到95%以上。做到亮证经营,加强场所卫生管理,做好消毒消杀,确保室内卫生整洁、空气流通。 聚焦农村人居环境卫生。结合卫生乡镇、村创建,以村宅道路、农村河道、宅前屋后为基础,重点加大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加强集镇农贸市场、厕所、污水处理等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建设,强化日常环境保洁和病媒生物防制,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科学推进病媒生物防制,降低媒介传播风险。各地各单位强化农贸市场、小餐饮、商场超市、居民小区、机关单位、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背街后巷等重点场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全面开展孳生地排查,规范开展病媒生物消杀,完善“三防”设施,持续保持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 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全面摸排本辖区本系统毒饵站建设情况,规范制作毒饵站分布图,建立清晰、准确的工作台帐,及时更换、维护破损或不合规的毒饵站,迅速调整设置不合理的毒饵站。每月21-25日开展集中投饵活动,按照“吃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及时补投饵,或根据鼠情,酌情增加投饵频次。 各乡镇街道、有独立院落的单位针对民防工程、地下室、地下车库等各类地下空间及餐饮业、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结合蚊虫监测结果和群众需求,组织开展以“翻盆倒罐”、清理地下积水等蚊虫环境治理为主、药物喷洒为辅的杀灭越冬蚊巡查和控制活动。鼓励各类地下空间的场所(单位)购买虫控机构专业防制服务,从源头上降低来年春夏季蚊密度,有效防控蚊媒传染病传播。 持续推进健康主题公园、健康一条街、健康餐厅(食堂)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推动全社会参与,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不断强化宣州区健康建设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