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那天都说宛溪河里在划龙船,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的,因下放插队的村里几个好友来了,没能如愿去观赏,在酒桌上,跟好友们谈起了小时候宣城划龙船的趣事:小时候端午节,父母老早地就做好午饭,我们弟兄几个饭碗一丢,就跑到宛溪河看划龙船去了,那时候,每到端午节前,河水就涨起来了,今年也是。
我们家住在北门,就在“洋泥涵子厂”不远处,是从宛溪河北门杨泗庙段,开始起看划龙船。
杨泗庙,这个名子大家知道,但杨泗庙当时的状况,可能有很多人就不知道了,老早的杨泗庙,在原杨泗巷与金谷春巷的中间,街上和河边上有楼台亭阁,那时候看很壮观,从楼台亭阁下面的街上,去河边是麻石踏步,街的路下面有个涵洞河沟,水是从敬亭山经当时的畜牧农场、土炮台,流向当时的半边街河沟的,因河沟连着杨泗庙下面的涵洞河沟,来水都流向了宛溪河。据说,楼台亭阁下面的涵洞河沟里,有个斩妖台,发大水的时候,如有‘河水妖怪’想从这经过去往宛溪河,都会被斩,过不了这道关卡,保护一方平安。
我们刚踏上往河边去的杨泗庙踏步,就听到了划龙船比赛前的鼓声和邀约号子,“咚——咚——咚咚咚咚——,颾豪——直——马——来,颾豪——直——马——来,开堂花那么——呀——呼——嗨”、、、、、、意思就是,在赛前找对手的吆喝,
对手找到后,约定起点和终点,几条龙船头一字排开排齐后,掌大鼓的开始发比赛信号,咚——咚——咚——,三声咚咚咚鼓声敲响后,比赛开始了,各龙船划船手们,在掌大鼓的指挥下,很有节奏地有力地划着,划到关键时刻,龙尾上的捺棹人,根据划桨的起落,巧妙地在龙船尾部,一棹又一棹地往前飚,这时鼓点也越敲越紧密,划船手们紧跟鼓点,一边用力地拼划,一边吆喝,划——兆,划——兆,划——兆,在快接近终点时,鼓点加紧,划船号子也跟着划兆,划兆,划兆,划、、、、、、你争我抢,争夺第一
现在叫“龙舟赛”了, 、、、、、、
看了赛龙船后,看彩船表演。 彩船比龙船宽大,不参与比赛,是表演船,船头靠近河边,但不靠岸,也不放跳板,船头上是表演唱戏,船尾上是玩耍杂技的表演、、、、、、
几个好友听的入了神,非得要我带他们去看看划龙船,我强睁开双眼,说,都喝得差不多了。睡会再去吧、、、、、、undefi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