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落实农业培训、农业主体、农业项目和农村改革四举措,全力做好农业产业扶贫,推进脱贫攻坚不断深化。 一是农业培训掌握好技能。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训贫困人口7924人次,帮助1330户贫困户有效掌握农业技能。其中:林特产业351户,畜禽养殖302户,茶叶产业199户,水产82户,蔬菜产业80户,中药材23户,水果8户,休闲农业19户,其他特色农业266户。农业技能的掌握充分激发内生动力,促进持续增收,有效降低已脱贫农户的返贫率。 二是农业主体示范强带动。全市投入3936万元,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现已带动92个贫困村3991户贫困户。绩溪县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与贫困农户合作的集中管理模式,投入帮扶资金46.1万元,带动131户贫困户种植香菇60.75亩,平均每户增收3500元。 三是农业项目推动快发展。积极兑现特色种养业奖补政策,全市共投入6435万(财政资金2946万)支持特色种养业到村、到户项目13735个。落实76个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业,占总数的78.3%。宣州区养贤乡山河村投资93万元,建设生态青虾养殖基地。新、扩建27个标准化生态青虾养殖池(约180亩),配套建设150平方米仓储、管理用房及养殖设施,并对养殖区道路进行硬化。目前工程已全面完工。泾县琴溪镇马鞍村依托泾县绿农生态农业公司,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优质瓜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种植面积1000亩,分三期建设,现已完成一期400亩建设。项目共流转10户贫困户土地27.5亩,每年可增加贫困户土地流转收入1.1万元,户均增收1100元。项目在建设、生产过程中,为贫困户提供15个长期就业岗位、1500个临时用工岗位,每年可增加贫困户收益40万元以上。 四是农村改革培育新动能。稳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积极盘活资产、资源,推动“农民变股东”,有效增加贫困户收入。旌德县孙村镇合庆村与振兴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合作建设芦笋大棚种植基地,吸纳12户贫困户用土地入股,保底红利为560元一亩。同时芦笋大棚种植基地的建设和生产吸纳周边112人务工(贫困人口12人),2016年累计发放工资167.6万元,实现贫困村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5万元。宣州区周王镇红洋村整合畅通工程和农业产业化扶贫资金,为招商引资企业车栈口生态园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协议每年保底分红2万元,确定每年收益的30%用于补助村贫困户,该村51名贫困村民平均每年可获得117元补助。
|